我算睡得很好的,一天可以睡七小時,有時八小時。內人說我「跟史努比(Snoopy)一樣真的很會睡,你是Sleepy呢。」——《現在,依然想念妳》

激發你的潛能 {"kind"=>"books#volume", "id"=>"24ReCwAAQBAJ", "etag"=>"CTv+YehMOQQ", "selfLink"=>"https://www.googleapis.com/books/v1/volumes/24ReCwAAQBAJ", "volumeInfo"=>{"title"=>"激發你的潛能", "authors"=>["右灰"], "publisher"=>"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description"=>"人類的潛能有如地下之水,需要深層的挖掘,這口井的甘甜才能讓人品嘗得到。 這又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石油。石油滾滾噴湧而出靠的是巨大的壓力,壓力越大,油噴得越猛。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貧困、失意、挫折、消沉和經受的各種磨難不也時常在困擾著我們嗎? 然而,我們欣喜地看到,有許多人在逆境中奮起抗爭,將壓力變為動力,使潛能得到很好地釋放。 不經歷逆境錘煉的人,很難成器。 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 1青蛙實驗與潛能釋放 科學家發現,人類貯存在腦內的能量大得驚人。人平常只利用了極小的一部分,要是能夠發揮一大半的大腦功能,一點也不誇張,那麼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12個博士學位。這種描述相當合理,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了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特別是在危急狀態下,這種潛能得以釋放的機會會更多。 19世紀末的最後幾年,美國康乃爾大學做過一次有名的實驗,我們把它叫做「青蛙試驗」。這組實驗研究人員,做了十分完善精心的策劃與安排。他們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裏,這只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用盡全身之力,躍出那勢必使它葬身的滾燙油鍋,跳到鍋外的地面,安然逃生! 隔了半個小時,他們使用一個同樣大小的鐵鍋,這一回在鍋予裏面放滿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後把那只剛剛死裏逃生的青蛙放在鍋裏,這只青蛙在水裏不時來回泅遊。 接著,實驗人員偷偷在鍋底用炭火慢慢燒熱。青蛙不知底細,仍然悠閒地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等到它開始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威脅生命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它欲躍乏力,全身癱瘓,呆呆躺在水裏,臥以待斃,終至葬身在鍋子裏面!動物在情急之下可以釋放自己的潛能,人類在與自然作鬥爭的實踐中,這樣的例子有許多。 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已被醫生確定為殘疾的美國人,名叫思第文,靠輪椅代步已二十年,他的身體原本很健康,他赴越南打仗,被流彈打傷了背部的下半截,被送回美國治療,經過治療他雖然康復,卻沒法行走了。 他整天坐輪椅覺得此生已經完結,有時就借酒消愁,有一天,他從酒館出來,照常坐輪椅回家,卻碰上三個劫匪,動手搶他的錢包,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卻觸怒了劫匪,他們竟然放火燒他的輪椅,輪椅突然著火,思第文竟然忘記了自己的雙腿不能行走,他拼命地逃,求生的欲望竟然使他一口氣跑了一條街。 事後,思第文說:如果當時我不逃走,就必然被燒傷,甚至被燒死。 我忘了一切,一躍而起,拼命逃走。以致停下腳步,才發現自己會走動。 他現在已在紐約找到一份工作,身體健康,與正常人一樣行走。 一位農夫在糧倉面前注視著一輛輕型卡車快速地開過他的土地。到了近前才發覺是他的14歲的兒子正開著這輛車,由於年紀還小,他還不允許考駕駛執照,但是他對汽車很著迷,似乎已經能夠操作這輛車子,因此農夫准許他在農場裏開這輛客貨兩用車,但是不准上外面的路。 但是突然間,汽車翻到水溝裏去了,他大為驚慌,急忙跑到出事地點。他看到溝裏有水,而他的兒子被壓在車子下麵,躺在那裏,只有頭的一部分露出水面。 根據報紙上所說,這位農夫並不很高大,他有170釐米高,70公斤重,但是他毫不猶豫地跳進水溝,把雙手伸到車下,猛一用力,竟把車子抬了起來。足以讓另一位跑來援助的人把那失去知覺的孩子從下麵拽出來。 當地醫生很快趕來了,給孩子檢查了一遍,只有一點皮肉傷,其他毫無損傷。這個時候,農夫卻開始覺得奇怪起來了。剛才去抬車子的時候根本來不及想一下自己是否抬得動,由於好奇他就再試了一下,結果根本就動不了那輛車子。 由此可見,一個人通常都存有極大的潛在能量,這一類的事還告訴我們另一項重要的事實,農夫在緊急情況時產生一種超常的力量,並不只是身體的反應,他還涉及心志等精神的力量,當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快要壓死的時候,他的心智反應是救自己的兒子,一心要把壓在兒子身上的卡車抬起來,再也沒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說是精神激發出潛在的力量,據專家認定,潛恚識的力量是有意識力量的三萬倍。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蘊藏無窮,價值無比,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座潛能金礦。 2魔鬼訓練與潛能釋放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只狂怒的野獸追趕。 旅行者為了逃生,跳到一口水井中,然而,他看見井底有一條龍,張著血盆大口想吞噬他。 這個不幸的人不敢爬出井口,否則會被狂怒的野獸吃掉;他也不敢跳入井底,否則會被巨龍吞噬,他抓住井縫裏生長出來的野灌木枝條,死死不放。 他的手越來越無力,他感到不久就會向危險投降,那危險正在井口和井底兩頭等著他。 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忽然,兩只老鼠繞著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畫了一個均勻的圓圈,然後開始啃噬。灌木隨時都會斷裂,他也隨時會落入龍的巨口。 旅行者目睹著這一切,深知必死無疑,怎麼辦呢?會吸煙的人在發愁時往往會來兩下噴雲吐霧,將憂愁散掉,這使他猛地有了主意,他用一只手掏出打火機,將自己握著的灌木枝點燃。 野獸懼火,見一團火苗從井口竄出,嚇得趕緊掉頭跑了.井底的龍立即潛入水中.旅行者從容地出了井口。 於是,我想到了一個像地獄般的訓練館和在那裏產生的一代又一代拳王: 亞曆山大•彼得羅夫在西伯利亞的一個黑市拳訓練營當了8年教練,後被判「組織恐怖活動」而入獄,不久前剛剛才重獲自由。 他從不承認自己是格鬥教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研究生存」。他說:「黑市拳手恐怖的殺傷力並不是因為他們天賦多麼出眾。黑市拳決定了它最多只能吸引天賦一般的拳手,只有訓練才是決定性的。如果都是充分訓練,天賦好的人肯定會更加出色。但如果訓練有差距,那麼,這個差距會比天賦的差距大得多。」 西伯利亞訓練營的拳手來源複雜,有桀驁不馴的格鬥運動員,臭名昭著的街頭打手。但只要他們踏進了訓練營,就只能成為格鬥機器。 訓練營的周圍有電網、地雷,荷槍實彈的警衛巡邏。任何反抗都會招來殺身之禍。老闆雇傭了很多資深的黑市拳教練、原克格勃教官及其他格鬥專案的高手來訓練他們。 從第一天起,拳手就要面對生存和死亡的選擇。教練的要求苛刻地令人咋舌。兩個小時之內完成600次100公斤深蹲、四小時之內踢斷30英寸的木樁、在封閉的室內徒手和6只狼狗搏鬥、徒手和兩名手持棍棒的教練搏鬥。 很多人在訓練中傷亡。死去和重傷難以醫治的人都被埋掉,拒絕訓練的人會被當場處決。對這樣殘酷的訓練,彼得羅夫稱之為「自然選擇」,「在訓練中總會有人死掉,這無關緊要。只要有1/3的人能活下來,就說明訓練是成功的。實際上自然界的一切事情都是這樣。適應的活下來,不適應的就淘汰掉。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外面那些可笑的格鬥,拳手有規則、有裁判和教練的保護,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放棄,怎麼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格鬥和訓練?自然界的豹子今天不知道明天是否會有獵物。如果沒有,它就會挨餓,甚至死掉。只有這樣,才能使它保持最高的警覺和精力。拳手也是一樣,必須隨時使他處於死亡的威脅下,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當然有人會精神崩潰,有人力所不及,但總有人能活下來。」 西伯利亞訓練營拳手的精神時刻處於高度緊張之中。在這裏,最不可思議的要求也被認為是正當的。拳手只是這裏的產品,不合格的要銷毀掉。 90公斤級以上的拳手必須達到400公斤以上的深蹲成績,一腳踢斷20英寸的木樁,限期達不到的都被處死。 教練經常在夜間溜進拳手的宿舍,用鞭子抽打他們。後來拳手們都鍛煉出了一種技能,只要稍有響動就會驚醒並迅速作出反應。 拳手們有時要圍著400米的訓練場跑兩個小時,來回爬100多層樓梯。達不到要求的拳手輕則遭到毒打,重則被當場處決。 有時犯錯誤的拳手還會得到一個寬大處理的「機會」,與灰熊關在一起20分鐘,能不受重傷地走出來的人會被寬恕。 教練們教授的技術+分簡單。雖然所有可能的徒手攻擊手段都要涉獵,但核心的訓練內容不超過十種。黑市拳要求一切訓練內容都要以最快、最狠地擊斃對手為目標。拳法的威力有限,並不作為重點。最受推崇的是掃腿、側踢,其次是膝肘和各種關節技術。訓練營要求拳手的腿法要像鐵棍一樣兇狠。很多拳手都能踢斷鐵棍、石頭和木樁。 在比賽中,很多人都是一踢致命,顱骨和腦組織破裂造成當場死亡。踢斷四肢、震壞內臟的更是時有發生。 拳手們平常都要進行大強度的深蹲和跑步練習,以具備超人的力量和體能。 彼得羅夫說:「不要輕視人的潛能。人能在遍佈惡狼和毒蛇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地震中的人能推開巨石,關鍵是要創造近乎令人絕望的環境。我們恰好能做到這些。」 從西伯利亞訓練營走出的拳手已經喪失了常人的感情,他們殘忍而鎮靜,不放棄任何擊斃對手的機會。在世界各地的黑市拳,「西伯利亞來的拳手」讓人聞風喪膽。 彼得羅夫已經76歲,頭髮已經全白。他在談論這些可怕的過去時沒有任何愧疚之感。他突然說:「如果你在那裏訓練,說不定也會成為拳王。」 這則故事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生存是任何生命最基本的要求。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就能發揮很大的潛力。 一個人在緊要關頭,要消除某種單一的壓力和恐懼,對於勇者來說,也許並沒什麼了不起;而要消除多方面的壓力和恐懼,在進退兩難的境遇中,以全部的生命的潛能向險惡的勢力抗爭,就顯得格外難鈍可貴。 倘若面對無法抗衡的力量的威脅,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仍能夠鎮定自如地去發揮真正的強悍和超然,那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並非大多數人命中註定不能夠成功,只是沒有發揮足夠的潛能,任何一個平凡的人,都能成就一翻驚天動地的偉業。都可以成為一個新世紀的領航者。只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相反,如果、你抱著消極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那麼只有歎息命運不公,並且越來越無能! 3博弈論與囚徒困境 博弈論與人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博弈論中有一個經典案例,很值得我們去體會和玩味。這故事叫「囚徒困境」。 兩個囚犯一起做壞事,結果被員警發現抓了起來,分別關在兩個獨立的不能互通資訊的牢房裏進行審訊。 在這種情形下,兩個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者供出他的同夥(即與員警合作,從而背叛他的同夥),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與他的同夥合作,而不是與員警合作)。 這兩個囚犯都知道,如果他倆都能保持沉默的話,就都會被釋放,因為只要他們拒不承認,警方無法給他們定罪。 但警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就給了這兩個囚犯一點兒刺激: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背叛,即告發他的同夥,那麼他就可以被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他的同夥就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並且為了加重懲罰,還要對他施以罰款,作為對告發者的獎賞。 這完全是員警們設下了「兩難推理」的套路:按照上述規定去做,如果這兩個囚犯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誰也不會得到獎賞。 兩個囚犯該怎麼辦呢?是選擇互相合作還是互相背叛? 從表面上看,他們應該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但人類的天性總是首先從最有利於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的,為此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可能採取的態度:假設A犯不是個傻子,他馬上意識到,厲害當前,同伴不會不向警方提供對他不利的證據,然後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去,讓他獨自坐牢。這種想法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他同時還不自覺地想到,他的同夥也不是傻子,也會這樣來設想他。所以A犯的結論是,惟一理性的選擇就是背叛同夥,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如果他的同夥笨得只會保持沉默,那麼他就會是那個帶獎出獄的幸運者了。而如果他的同夥也根據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麼,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所以不管兩罪犯怎麼設想,其結果最終就是按照不顧一切的邏輯如實交待,最後雙雙得到了最糟糕的報應:坐牢。 當然,現實世界裏,信任與合作很少達到如此兩難的境地。談判、人際關係、強制性的合同和其他許多因素左右了當事人的決定。但囚徒的兩難境地確實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範背叛這種真實的一面。現實世界當中,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合作」和背叛都是隨處可見的兩種現象。那麼,問題就出現了:到底是何種機制促使生物體或者人類進行相互合作或者背舨的呢? 美國密歇根大學一位政治科學家羅伯特•愛克斯羅德進行深入研究後找到了答案。為了進行關於合作的研究,他組織了一場電腦競賽。 這個競賽的思路非常簡單:任何想參加這個電腦競賽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個囚犯的角色。他們把自己的策略編入電腦程式,然後他們的程式會被成雙成對地融入不同的組合。分好組以後,參與者就開始玩「囚徒困境」的遊戲。 他們每個人都要在合作與背叛之間做出選擇。他們不只玩一遍這個遊戲就了事,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這就是博弈論專家所謂的「重複的囚徒困境」,它更逼真地反映了具有長期性的人際關係。而且,這種重複的遊戲允許程式在做出合作或背叛的抉擇時參考對手程式前幾次的選擇。如果兩個程式只玩過一個回合,則背叛顯然就是惟一理性的選擇。但如果兩個程式已經交手過多次,則雙方就有各種不同的策略。 事實上,競賽的第一個回合交上來的14個程式中包含了各種複雜的策略。但使愛克斯羅德和其他人深為吃驚的是,競賽的桂冠屬於其中最簡單的策略:一報還一報(TITFOR TAT):它總是以合作開局,但從此以後就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也就是說,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實行了胡蘿蔔加大棒的原則。它永遠不先背叛對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善意的」。它會在下一輪中對對手的前一次合作給予回報(哪怕以前這個對手曾經背叛過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寬容的」。但它會採取背叛的行動朱懲罰對手前一次的背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又是「強硬的」。而且,它的策略極為簡單,對手程式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從這個意義來說它又是「簡單明瞭的」。 為了決出一個真實的結果來,愛克斯羅德後來叉舉行了第二輪競賽,特別邀請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從一報還一報策略那兒將桂冠奪過來。這次有62個程式參加了競賽,結果是一報還一報又一次奪魁。競賽的結論是無可爭議的。好人,或更確切地說,具備以下特點的人,將總會是贏家:1.善意的;2.寬容的;3.強硬的;4.簡單明瞭的。 「一報還一報」的結論,對於人類和其他生物採取合作的方式,以求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 當戰爭雙方的軍隊都已陷入困境數月的時候,雙方都會產生「自己活,也讓他人活」的想法;為此士兵會約束自己不開槍殺傷人,只要對方也這麼做。使這個原則能夠實行的原因是,這給了他們相互適應和生存的機會。 一報還一報的策略使得自然界沒有智能的生物也能進行有效的合作:真菌從地下的石頭中汲取養分,為海藻提供了食物,而海藻反過來又為真菌提供了光合作用;金蟻合歡樹為一種螞蟻提供了食物,而這種螞蟻反過來又保護了該樹;無花果樹的花是黃蜂的食物,而黃蜂反過來又為無花果樹傳授花粉,將樹種撒向四處。 這個非常複雜的案例給我們最有益的啟示實際上就是「合作」兩個字。當我們共同面對人生困境的緊急關頭,我們要學會採取合作的態度,結果總是雙贏。反之只能像囚徒那樣「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誰也不會得到希望中的獎賞」。也就是說,群體在危難乏中,常常激發出」合作」的潛能。 4希望激發潛能 堅持就是勝利,這是很多人都知道且認可的,但真正做起來卻很不容易。 尤其是在逆境之中,真正能咬牙堅持到最後的,不僅僅需要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還要用永不言敗的信念一以貫之。 也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最終走出逆境。 35歲的拉瑞剛剛失業,他覺得單身外出旅遊可以幫助自己振作起來,一早便開著他那輛敞篷小貨車向一片大山駛去。 星期五早上,拉瑞把小貨車貨停在公路旁,自己搭乘一輛過路的車沿著來路倒退了11公里,來到一片山坡上。他打算繞過一片湖,跨過一條峽谷,沿著一道山脊攀登,然後回到公路上。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要走50公里的路程,到星期一下午,他應該可以回到他的小貨車那裏。 星期天中午,拉瑞進入峽谷,眼前隨處可見的巨石使他行走緩慢。兩點左右,天下起了大雪,他只好用滑雪杆探路前進。突然,拉瑞一腳踩空,他的身子向下墜去,前額猛撞在積雪上,很快他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不知過了多久,他發現自己落在水裏,冰冷的溪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寒意刺肌砭骨,他爬了起來,感覺還好,沒有骨折。拉瑞在背包中摸索,摸到了幾支蠟燭和一包裝在鐵罐裏的火柴。借著燭光,他發現自己站在一個大洞底部的溪流之中,洞寬約3米,高4米,洞壁陡峭光滑,他沒有辦法攀援而上。 腳下是半米深的溪水,頭頂有一片不大的亮光。夜深了,拉瑞看著水在自己的靴子邊打漩,感到又冷又餓,他把背包裏的牛肉掏出來就著水壺裏的水吞下去,覺得身上暖和了一些。他開始想辦法脫險。背包裏有一根9米多長的爬山繩可以利用,他記得峽谷裏有許多巨石,如果把繩子拋出去,繩子可能卡在兩塊石頭之間,他便可以因此獲救。 拉瑞在水中站了一夜,天色微明時他開始嘗試。他挑選了一塊書本大的石頭,把繩子拴在上面,然後試著把石頭向洞外拋去。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有幾次繩子似乎繃緊了,但一拉又被他扯了回來。他停下來休息,心想需換一種方法才行。他選定一點,然後把系著石頭的繩子順時針方向做360度投擲。他投擲了無數次,把洞穴四周全投遍了,繩子也沒有卡住任何東西。 夜再次來臨,拉瑞靠在洞壁上打了幾次盹。第二天是星期二,一清早拉瑞又開始投擲繩子,他重複了幾百次,可是繩子沒有一次卡在巨.石上。拉瑞不免有點灰心,他對自己說:「拉瑞,也許你一輩子要留在這個洞裏了。」傍晚的時候,不知在投擲多少次之後,繩子終於被卡住了,拉瑞一陣驚喜,他把背包拴在繩子的另一頭,戴著手套抓緊繩子,開始向洞口攀升。他搖搖晃晃離開了水面,突然,繩子鬆動,他一下子跌落下來,他爬起來,頭靠在洞壁上,心裏絕望到了極點。 拉瑞無奈地在洞窟裏度過了第三夜,他疲倦至極,兩腿痛如刀割。天下起了雨,水漲起來,很快便漫過了膝蓋。「必須趕快離開這裏。」拉瑞心裏說。他大聲地唱起了自己喜愛的西部小調,把所有的食品拿出來吞吃個精光,他要背水一戰了。他不再計數,耐心地拋擲繩子。一遍一遍對自己說:「別慌,再試一下!」繩子終於再一次卡緊了,他用力拉了拉,沒有鬆動。拉瑞大聲地歡呼起來,他把繩子套在肩頭,穿過皮帶,把所有的裝備都綁在繩子上。然後開始向上攀登。手指冷得僵硬了,抓不緊繩子,他乾脆把手套脫下塞進衣袋裏。一點一點地,他咬緊牙關向上爬著。雨水打在他的臉上,他感到刺骨的冰涼。終於到達地面了,他一個翻身,滾到了洞外,拉瑞一陣狂喜,極度的疲憊也隨之襲來,他需要休息,但他命令自己走路,他收拾好背包、雪鞋,在傾盆大雨中一口氣走了十幾公里,最後他是手腳並用爬著前進的。幾個小時後,他坐進了一輛大貨車溫暖的駕駛室裏。 後來,拉瑞回憶這段經歷,他總結道,如果當時少投擲一次繩子,他可能就死掉了。他說,當時,支持他的一句諺語是:「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 人生的輝煌是在從無數個逆境之「洞中爬出」而顯現的,其中潛能便是那條「繩子」。 一次次的矢敗,一次次的「再試一下」,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永遠不要熄滅了希望之火。人生缺少了希望,就是任何繩子也將你帶不出那個洞穴。 什麼是希望呢?就是「再試一下」。 5拿破崙激發潛能的方式 才能,三分天生,七分勤奮。 沒有天生的天才。所謂的天才,只是比我們多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潛力充分地發掘了起來。人的潛能有多大?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落入沼澤中的人大聲喊救命,這時拿破崙正好打獵路過,聽到救命聲,趕快跑了回來,舉起手中的槍對著落入沼澤的人,大喊:「你再不爬上來,我就打死你!」那人一聽,拼命在水中掙扎,最後自己爬上了岸來。「你為什麼要殺我?」這人很疑惑地問拿破崙。拿破崙說「我若不嚇唬你,你就不會拼命往岸上爬,你不就死定啦?」 人都具有很大的潛能,但是,人也有很強的惰性,得過且過的想法,往往讓我們忽視了對自己潛能的發掘。 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逆境而奮起,便成了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故事。 有一位教授每天都得乘小船到對岸的大學講學。這一天早上,他又乘小船,途中他忽然興致勃勃地指著空中問渡船的人:「船家,你對天文學認識多少?」 船家很慚愧地回答說:「教授,我因為受教育不多,所以對天文學一無所知。」教授得意洋洋地說:「連天文學都不懂?那你已經失去了25%的生命了。」 過了不久,教授又問:「船家,那你對生物學認識多少呢?」 船家更羞愧地回答:「對不起,教授,我也不懂什麼是生物學。」 教授驚異地說:「連生物學你也不懂?那就可以說你已經失去50%的生命了。」 又過了不久,教授指著水中的蘆葦問:「那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什麼是植物學呢?」 船家慚愧地連頭也不敢抬,小聲地答:「我……我不知道。」 教授忍不住大笑起來說:「那你可以說已失去了75%的生命了!」 就在這時,忽然刮起了大風,天色大變,暴雨驟來。小船在風浪中撞到了大石,船底破了一個洞,河水馬上湧了進來,眼看小船就要沉沒了,船家連忙準備跳水逃生,於是他便關心地問教授:「你到底會不會游泳?」 教授已經嚇得面無人色地回答:「我就是不會游泳啊!」 艙家很同情地說:「那看來你馬上就要失去100%的生命了。」說完他就跳水逃生去了。 教授來不及怒罵船家,就被巨浪吞入水中,正當他徹底絕望之時,一塊破船板漂到了他的身邊,他手忙腳亂地劃動了幾下,一伸手死死地將船板抱著,他惜著這「棵救命稻草」定定神,看了看不遠處的岸,一只手抱緊船板,另一只手和雙腳不停地劃動,漸漸地朝岸邊遊去。 等他上了岸大口喘息之時,只見船家在旁邊笑道:「我的教授先生,這趟船沒白坐,還學會了游泳了!」 從此以後,教授不再問別人懂不懂天文學和生物學,而是開始潛心研究人的潛能開發。 人人都具有一定的潛在能力。當逆境來臨時,求生的本能在希望的召喚下,會將其中的一部給激發出來,而這些潛能的「浮出」,有時竟會出人意料的巨大。 有一個阿拉伯的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虧光了所有的錢、並且欠下了債。他賣掉房子、汽車,還清債務。 此刻,他孤獨一人,無兒無女,窮困潦倒,惟有一只心愛的獵狗和一本書與他相依為命,相依相隨。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來到一座荒僻的村莊,找到一個避風的茅棚。他看到裏面有一盞油燈,於是用身上僅存的一根火柴點燃了油燈,拿出書來準備讀書。但是一陣風忽然把燈吹熄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這位孤獨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對人生感到痛徹的絕望,他甚至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邊的獵狗給了他一絲慰藉,他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來,他忽然發現心愛的獵狗也被人殺死在門外。撫摸著這只相依為命的獵狗,他突然決定要結束自已的生命,世間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了。於是,他最後掃視了一眼周圍的一切。這時,他不由發現整個村莊都沉寂在一片可怕的寂靜之中。他不由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屍體,到處是屍體,一片狼藉。顯然,這個村昨夜遭到了匪徒的洗劫,整個村莊一個活口也沒留下來。 看到這可怕的場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轉,啊!我是這裏惟一倖存的人,雖然我什麼都沒有了,但我還有生命在,所以,我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此時,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這個世界裏惟一的倖存者,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雖然我失去了心愛的獵狗,但是,我得到了生命,這才是人生最寶貴的。 老人懷著堅定的信念,迎著燦爛的太陽,胸中開始湧動從未有過的波濤和幹勁,開始著手對這座村莊的重建,十幾年後,這裏成了一座漂亮的城市,他也成了這座新城的富有者。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磨難的來臨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在它面前沮喪、消沉甚至輕生都無濟於事。而在這巨大的壓力包圍之下,讓自己心底的潛能像岩漿噴湧而出,幻化出人生的另一幅嶄新的彩虹則更為重要。 6挑戰極限激發潛能 人生的逆境,可以理解成不幸。是的,沒有人喜歡在逆境中生活,當然更不會有人沒事找事地去尋求逆境。 但是生活過於暢順,優越也未必是件長久的好事,暢順可以讓人失去奮鬥、進取的目標,優越可以讓人變得庸俗懶散,無所追求。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基礎,世界才出現了一次群體性的自我尋找逆境,挑戰潛能的大行動。 先看一看他們自找的逆境:用10天時間穿越死亡之穀的撒哈拉大沙漠,總路程241英里,平均氣溫45。C。每個人自己帶足所有的生活用品,不准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包括駱駝、馬等。 再看一看參加者的條件:年齡、健康狀況、性別、職業等統統不限。但每人必須要交2000美元給隨行的醫療隊,不論是否用得上,一律不退。每位參與者必須簽訂一份經過公證的生死文書,表明參加這次活動不受任何人指使,完全出於自願。出現任何意外,包括死亡與他人無關。 他們這次行動的綱領和口號是:發掘潛在體能、重振原始激情。 自消息發出到報名截止,有600人報名參加,他們來自26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21歲。其中包括36名來自法籍、英籍、美籍等國的華人。 再來聽一聽這些「自討苦吃」的人們參加這次行動的心聲。塞伯斯坦是英國倫敦的財政顧問,他說:「我父親就曾是個有點瘋狂的人,他年過半百時,獨自一個人登上了阿爾卑斯山,用挑戰身體極限的辦法來延長自己的生命,我大概是在血統裏受他的影響。」 31歲的科爾曼是法國人,他說:「我現在已經沉溺煙酒之中不能自拔,於是我決定參加這次挑戰潛能的行動,我想我一定能達到終點,這是一場意志的戰鬥。」 46歲的薑先生是一位美籍華人,他說:「我可以說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現在擁有的財富完全可以讓今天參加穿越行動的人每人買一架直升飛機。但這麼多年來我的生活太優越了,所以今天要全靠我自己生存10天,看一看我究竟有多大的潛力。我們中國有一句話:人生能有幾回博。」 參加這次行動的人的家屬聽到這個消息幾乎都是一致的責問:「你瘋啦!」 而受惠最大的是跟隨隊伍的醫療小組,他們收到12萬美元的現金,用這筆錢他們雇用了5架直升飛機,以便運載中途退出和突然生病的人。 小組的醫生把自己應該得到的一筆豐厚的酬金裝在懷裏時也幾乎發出一個共同的感歎:「全是瘋子f,,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600名「瘋子」背著奇形怪狀的行囊,似一支「聯合國」的逃難隊伍,向漫無邊際的大沙漠進發了。 再看一看他們在穿越過程中付出的艱辛: 「不要收穫,只要痛苦,不要收穫,只要痛苦!」瑞典人哈撒利在沙漠中臨時支起的醫療帳篷中鼓勵自己。這是他為穿越行動自勵的口號。醫生握住他的腳,揮起手術刀,割掉腳上已經感染的繭皮,然後塗上藥物,細心包紮。他一瘸一拐地走出帳篷,因為他今天還有26英里的沙漠路程。 一個高500英尺的大沙丘,是全程最為艱難的路程,沙丘陡聳,上去4步會滑下三步,許多人用了一天時間也沒有爬完這500英尺,他們只好寧願多走10多英里的路程繞過這座沙丘。 一個義大利人在途中掉隊迷失了方向,他後來靠自己的尿液生存了8天,才被醫療組的直升飛機找到。 成功的代價是高昂的,到了終點,不少人心髒、眼睛受損,身上滿是已化膿的水泡,強烈的陽光曬得每個人的臉上都脫了一層皮,強風吹起漫天黃沙,讓人在感不到悶熱時卻很快脫水,風停了以後更糟,可怕的寂靜會讓人產生幻覺 穿越死亡之海的最終結果是:沒有出現一例死亡。中途有8個人因疾病突發退出,其餘的人全部到達終點。 到達終點那一刻,幾百人擁在一起激動得熱淚盈眶,義大利教師吉姆拖著腳踝的傷痛,拿著揚聲器高叫:「我們明年還要來,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除非你的精神垮了,否則漫有什麼力量能讓我們停下來。」 澳大利亞馬克躺在擔架上接受記者的採訪:「在距終點還剩9英里的時候,我想我已堅持不下去了。但我看到最後一個放棄者懊悔的樣子,我對自己說:我決不能做繼他之後的最後放棄者。當我回家的時候,我絕不能尷尬地指著地圖告訴我的女兒,這就是我停步的地方,不,絕不!」 德國人丹尼斯說:「路上我們每一個人走得都非常頑強,我們之間已沒有了國界,雖然語言不通,沒有很多的交流,但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義上講,這種缺乏科學引導,近於冒險,「玩命」的行動雖並不值為其推崇。但可看出人的一種原始性的,群體性的挑戰、發揮,挖掘潛能的精神。因此可以引申說,各樣的潛能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裏頭腦中都幾乎是同等的存在,需要的是我們怎樣去挖掘,怎樣去利用,怎樣把它變成讓社會公認的能力。 因此說來,我們又何妨做一次「瘋子」呢。 7在逆境中發掘潛能的幾種方法 (1)讀一些哲學方面的書籍,尤其是辯證法 因為這方面的知識掌握得多一些,會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和精神壓力。 逆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身體的疲憊,更能引起人們的情緒的劇烈波動,心情壓抑、緊張、焦慮。 在此時,「躲進小樓成一統」,讓哲人來教誨你,使自己首先從煩亂中解脫出來。領悟了這些先哲們的教誨,就會明白逆境並非都是壞事,在很大程度上它也能激發自己的潛能。 這一點對於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尤為重要。 (2)放鬆自己 在困難重重的逆境中,要學會使自己的身體放鬆。這如繃緊的弦一樣,是容易斷的,身體是本錢,在逆境中往往會造成大腦思維紊亂,記憶力銳減,語言表達能力下降,有時還會伴隨血壓升高等症狀發生。 這時,你需要放鬆自己,打一打保齡球、游泳、做做健身操,到公園去散一散步,等等。使身體得到充分的「鬆綁% 身體輕鬆時,自己的潛能也就更易發掘出來。所以說在越是處於逆境時,越要保持好自己的良好體能。 (3)幽默一下 心情的放鬆是徹底的、純粹的放鬆。處在逆境中的人容易心情沉重,面色難看,行動遲緩而缺乏敏捷。越是這樣,越會「禍不單行,,o 看一看小品表演,聽一段相聲,和喜歡幽默的朋友多呆一會兒,就會很好地緩解它。 心靜才能智生,這對發掘逆境中的潛能很有益處。 (4)有良好的信念 良好的信念在逆境中非常重要,它是一個人不被逆境打倒的強大支撐力量。 相信明天會更好,相信困境是暫時的,相信自己完全有信心戰勝它,這樣你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朝好的方面轉化。尤其是你的潛能,在接到你良好的指令後,也會被有效地激發出來。 良好的信念就是:我不怕!我能!", "readingModes"=>{"text"=>true, "image"=>true}, "printType"=>"BOOK", "maturityRating"=>"NOT_MATURE", "allowAnonLogging"=>true, "contentVersion"=>"1.2.1.0.preview.3", "panelizationSummary"=>{"containsEpubBubbles"=>false, "containsImageBubbles"=>false}, "imageLinks"=>{"smallThumbnail"=>"http://books.google.com/books/content?id=24ReC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img=1&zoom=5&edge=curl&source=gbs_api", "thumbnail"=>"http://books.google.com/books/content?id=24ReC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img=1&zoom=1&edge=curl&source=gbs_api"}, "language"=>"zh-TW", "previewLink"=>"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24ReC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dq=%E6%88%91%E7%AE%97%E7%9D%A1%E5%BE%97%E5%BE%88%E5%A5%BD%E7%9A%84%EF%BC%8C%E4%B8%80%E5%A4%A9%E5%8F%AF%E4%BB%A5%E7%9D%A1%E4%B8%83%E5%B0%8F%E6%99%82%EF%BC%8C%E6%9C%89%E6%99%82%E5%85%AB%E5%B0%8F%E6%99%82%E3%80%82%E5%85%A7%E4%BA%BA%E8%AA%AA%E6%88%91%E3%80%8C%E8%B7%9F%E5%8F%B2%E5%8A%AA%E6%AF%94%EF%BC%88Snoopy%EF%BC%89%E4%B8%80%E6%A8%A3%E7%9C%9F%E7%9A%84%E5%BE%88%E6%9C%83%E7%9D%A1%EF%BC%8C%E4%BD%A0%E6%98%AFSleepy%E5%91%A2%E3%80%82%E3%80%8D%E2%80%94%E2%80%94%E3%80%8A%E7%8F%BE%E5%9C%A8%EF%BC%8C%E4%BE%9D%E7%84%B6%E6%83%B3%E5%BF%B5%E5%A6%B3%E3%80%8B&hl=&cd=1&source=gbs_api", "infoLink"=>"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24ReCwAAQBAJ&dq=%E6%88%91%E7%AE%97%E7%9D%A1%E5%BE%97%E5%BE%88%E5%A5%BD%E7%9A%84%EF%BC%8C%E4%B8%80%E5%A4%A9%E5%8F%AF%E4%BB%A5%E7%9D%A1%E4%B8%83%E5%B0%8F%E6%99%82%EF%BC%8C%E6%9C%89%E6%99%82%E5%85%AB%E5%B0%8F%E6%99%82%E3%80%82%E5%85%A7%E4%BA%BA%E8%AA%AA%E6%88%91%E3%80%8C%E8%B7%9F%E5%8F%B2%E5%8A%AA%E6%AF%94%EF%BC%88Snoopy%EF%BC%89%E4%B8%80%E6%A8%A3%E7%9C%9F%E7%9A%84%E5%BE%88%E6%9C%83%E7%9D%A1%EF%BC%8C%E4%BD%A0%E6%98%AFSleepy%E5%91%A2%E3%80%82%E3%80%8D%E2%80%94%E2%80%94%E3%80%8A%E7%8F%BE%E5%9C%A8%EF%BC%8C%E4%BE%9D%E7%84%B6%E6%83%B3%E5%BF%B5%E5%A6%B3%E3%80%8B&hl=&source=gbs_api", "canonicalVolumeLink"=>"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6%BF%80%E7%99%BC%E4%BD%A0%E7%9A%84%E6%BD%9B%E8%83%BD.html?hl=&id=24ReCwAAQBAJ"}, "saleInfo"=>{"country"=>"TW", "saleability"=>"NOT_FOR_SALE", "isEbook"=>false}, "accessInfo"=>{"country"=>"TW", "viewability"=>"PARTIAL", "embeddable"=>true, "publicDomain"=>false, "textToSpeechPermission"=>"ALLOWED", "epub"=>{"isAvailable"=>true, "acsTokenLink"=>"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download/%E6%BF%80%E7%99%BC%E4%BD%A0%E7%9A%84%E6%BD%9B%E8%83%BD-sample-epub.acsm?id=24ReCwAAQBAJ&format=epub&output=acs4_fulfillment_token&dl_type=sample&source=gbs_api"}, "pdf"=>{"isAvailable"=>true, "acsTokenLink"=>"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download/%E6%BF%80%E7%99%BC%E4%BD%A0%E7%9A%84%E6%BD%9B%E8%83%BD-sample-pdf.acsm?id=24ReCwAAQBAJ&format=pdf&output=acs4_fulfillment_token&dl_type=sample&source=gbs_api"}, "webReaderLink"=>"http://play.google.com/books/reader?id=24ReCwAAQBAJ&hl=&printsec=frontcover&source=gbs_api", "accessViewStatus"=>"SAMPLE", "quoteSharingAllowed"=>false}, "searchInfo"=>{"textSnippet"=>" 人類的潛能有如地下之水,需要深層的挖掘,這口井的甘甜才能讓人品嘗得到。 這又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石油。石油滾滾噴湧而出靠的是巨大的壓力,壓力越大,油噴得越猛。 ..."}} 佛化长青手册 {"kind"=>"books#volume", "id"=>"X4WkBQAAQBAJ", "etag"=>"lKih4QHKlWk", "selfLink"=>"https://www.googleapis.com/books/v1/volumes/X4WkBQAAQBAJ", "volumeInfo"=>{"title"=>"佛化长青手册", "subtitle"=>"", "authors"=>["圣严法师"], "publisher"=>"法鼓文理學院", "readingModes"=>{"text"=>true, "image"=>true}, "printType"=>"BOOK", "maturityRating"=>"NOT_MATURE", "allowAnonLogging"=>true, "contentVersion"=>"1.1.1.0.preview.3", "panelizationSummary"=>{"containsEpubBubbles"=>false, "containsImageBubbles"=>false}, "imageLinks"=>{"smallThumbnail"=>"http://books.google.com/books/content?id=X4Wk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img=1&zoom=5&edge=curl&source=gbs_api", "thumbnail"=>"http://books.google.com/books/content?id=X4Wk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img=1&zoom=1&edge=curl&source=gbs_api"}, "language"=>"zh-CN", "previewLink"=>"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X4Wk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dq=%E6%88%91%E7%AE%97%E7%9D%A1%E5%BE%97%E5%BE%88%E5%A5%BD%E7%9A%84%EF%BC%8C%E4%B8%80%E5%A4%A9%E5%8F%AF%E4%BB%A5%E7%9D%A1%E4%B8%83%E5%B0%8F%E6%99%82%EF%BC%8C%E6%9C%89%E6%99%82%E5%85%AB%E5%B0%8F%E6%99%82%E3%80%82%E5%85%A7%E4%BA%BA%E8%AA%AA%E6%88%91%E3%80%8C%E8%B7%9F%E5%8F%B2%E5%8A%AA%E6%AF%94%EF%BC%88Snoopy%EF%BC%89%E4%B8%80%E6%A8%A3%E7%9C%9F%E7%9A%84%E5%BE%88%E6%9C%83%E7%9D%A1%EF%BC%8C%E4%BD%A0%E6%98%AFSleepy%E5%91%A2%E3%80%82%E3%80%8D%E2%80%94%E2%80%94%E3%80%8A%E7%8F%BE%E5%9C%A8%EF%BC%8C%E4%BE%9D%E7%84%B6%E6%83%B3%E5%BF%B5%E5%A6%B3%E3%80%8B&hl=&cd=2&source=gbs_api", "infoLink"=>"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4WkBQAAQBAJ&source=gbs_api", "canonicalVolumeLink"=>"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4WkBQAAQBAJ"}, "saleInfo"=>{"country"=>"TW", "saleability"=>"FOR_SALE", "isEbook"=>true, "listPrice"=>{"amount"=>0, "currencyCode"=>"TWD"}, "retailPrice"=>{"amount"=>0, "currencyCode"=>"TWD"}, "buyLink"=>"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4WkBQAAQBAJ&rdid=book-X4WkBQAAQBAJ&rdot=1&source=gbs_api"}, "accessInfo"=>{"country"=>"TW", "viewability"=>"ALL_PAGES", "embeddable"=>true, "publicDomain"=>false, "textToSpeechPermission"=>"ALLOWED", "epub"=>{"isAvailable"=>true}, "pdf"=>{"isAvailable"=>true}, "webReaderLink"=>"http://play.google.com/books/reader?id=X4WkBQAAQBAJ&hl=&printsec=frontcover&source=gbs_api", "accessViewStatus"=>"SAMPLE", "quoteSharingAllowed"=>fals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