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演化的結果並不是「可能出現的最佳世界」(bestpossibleworld),而是在「可能出現的世界中的最佳世界」(bestofthepossibleworlds)。遺傳、發育和歷史都影響了哪些改變是有可能的——《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當然,沒有哪件事情是在你所想的那個時間點才開始的。——《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如果甲狀腺激素濃度維持平穩,或是細胞對甲狀腺激素的變化沒有反應,變態過程就不會啟動,如此一來,蠑螈將保有幼體的特徵而長大成熟。——《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當時的探險家認為皇帝企鵝相當原始,卵中隱藏了爬行動物演化成鳥類的線索——《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探險船上往往會有一位博物學家——《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羽毛剛演化出來時,不管是保暖還是求偶,都和飛翔沒任何關係,只是剛好很適合改變成符合飛行流體動力學的結構,才演化出用於飛翔的功能。——《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

考慮失落城市是否具備前面提到,生命起源必須滿足的三個條件:選擇性隔離的空間、高濃縮的材料、持續供給的能量。——《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結論是:「維持生命的秩序是以增加環境的亂度做為代價!」——《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現今該怎麼回應薛丁格的疑問:有秩序的生命如何在「會自動崩壞」的物理世界中存在?解決方案其實不難,如果能創造一個物理屏障(physicalbarrier),把這個有秩序的結構與外部環境隔離,內在結構就不會立刻崩壞,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命結構應該能夠暫時維持穩定。——《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因此任何系統從秩序變得混亂是一個自發性的過程;若要將混亂回復秩序,則要耗費能量努力作功。——《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熱力學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說:「有秩序的系統是不穩定的,必然會瓦解而趨向最大亂度/熵(entropy)」。——《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高度組織結構的生命系統,如何抗拒系統一定會持續不斷增加的亂度?」——《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生命的秩序與亂度是薛丁格提出的第一個疑惑:「為什麼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可以擁有穩定而高度秩序的結構?」——《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在動物方面,能夠被馴化的物種有幾個特徵:腦容量小、感官比較遲緩、除了食用之外還有多重功能——《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正常人一生中大概有25%的機率會死於癌症——《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DNA複製的速度比轉錄快,並且細菌的DNA複製速率是真核生物的十倍。——《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

我們善於「感受」生命甚於「理解」生命——《生命的一百種定義》